科普界公众号二维码

非洲科普

原创 26 0

🌍 非洲科普工作:努力与挑战并存


提到非洲,“贫穷”也许是大多数人固有联想,但“科普”是否因此缺席?


答案令人振奋:绝非如此! 


从埃塞俄比亚广播普及疫苗,到南非全民科学节,非洲正以多样形式点燃科学火种。


非洲,这片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大陆,尽管在经济发展上相对滞后,但许多国家仍在积极推动科普工作,以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非洲各国所展现出的努力和特色实践仍值得关注。



🌍 国家层面的重视与行动


非洲联盟在战略规划上对科普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其发布的《2024 年非洲科学、技术和创新战略》和《2063 年议程》,明确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建设科学文化以及深化全球合作的必要性,为非洲的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行动指南,推动各国在科普领域积极布局和投入。


🌍 多样化的科普形式


1.  媒体科普 :一些非洲国家善于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力量来普及科学知识。例如在埃塞俄比亚,2020 年创建的社区广播项目 “天宫对话”,通过调频广播触达了大量人群,有效提高了儿童疫苗接种率,这表明媒体在非洲科普工作中的巨大潜力和实际效果,能够突破地域和交通等局限,将科学知识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2.  科普活动 :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是非洲科普工作的一大亮点。南非国家科学节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和科学热点设定不同主题进行科学传播,如 2017 年以 “科学之旅” 探索水生科学,2020 年以 “扎根、培育!” 传播植物相关科学理念。而且面对新冠疫情,2020 年南非还举办了长达 6 个月的线上科学节,拓展了科普活动的形式和受众范围。此外,非洲科学节团队积极开展拓展项目,将活动和资源覆盖到南非各地区及其他有需要的非洲国家,促进了科普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3.  科普场馆建设 :部分非洲国家在科技博物馆、科学中心等科普场馆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公众提供了接触科学、体验科学的实体场所,像埃及、肯尼亚和南非等国家的科普场馆,在展示科技成果、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 国际合作与交流


非洲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在科普领域的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2023 年 11 月,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卢旺达文化遗产研究院签署三方意向书,旨在帮助非洲国家建设自然科学博物馆和其他科普设施,并提供科技相关服务,这体现了国际合作在提升非洲科普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同年 12 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非洲科学院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促进了科技人文交流,分享科学教育资源,为非洲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创造了更多机会。2024 年 7 月,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的第八届 “一带一路” 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吸引了众多非洲国家的教师和学生参加,进一步加强了中非在科普教育和青少年科技创新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此外,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筹备委员会中有多个非洲国家的成员机构,这充分体现了非洲人民深化中非科学普及合作的强烈愿望,以及在全球科普舞台上积极发声、寻求合作的积极态度。


🌍 特色科普实践


一些非洲国家结合自身特色开展的科普活动展现了独特魅力和创新思维。


2022 年 9 月 6 日,来自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南非等 8 个非洲国家的孩子和青年们通过跨越天地的视频对话,感受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生活场景,这种新颖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太空技术的兴趣,为非洲青少年种下了探索宇宙奥秘的种子。


在南非,如Eh!Woza 组织招募中学生志愿者参观实验室,了解生物医学知识,还培训科学传播者制作关于疾病社会影响的视频和纪录片,这种将实践体验与科普传播相结合的模式,不仅让参与者深入学习科学知识,还能通过他们的创作将知识传递给更多人,形成了良好的科普传播链条。


如肯尼亚的 “Difu Simo” 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运动,通过制作纪录片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精神疾病知识,关注到了心理健康这一重要领域,体现了非洲科普工作的多元性和对社会问题的积极回应。


🌍 非洲科普工作面临的挑战


然而,非洲科普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导致科普工作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受到限制,许多地区缺乏完善的科普场馆设施、先进的科普教具和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普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也很突出,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不同国家之间在教育资源的获取上存在较大差距,使得部分地区的公众尤其是青少年难以享受到优质的科普教育资源,限制了科普工作的广泛覆盖和均衡发展。


师资力量不足是另一个制约非洲科普工作的重要因素。专业的科普教育人才匮乏,教师和科普工作者在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机会有限,这使得科普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学知识需求。


此外,科普材料匮乏也给科普工作带来了阻碍,缺乏足够丰富、多样且适合当地文化背景和公众需求的科普读物、教材等材料,使科普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受到局限,难以吸引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尽管非洲科普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但非洲各国在国家层面也在逐步重视与努力,通过多样化科普形式的探索、国际合作的积极开展以及特色科普实践的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未来,随着非洲经济的逐步发展、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自身科普工作模式的持续优化,非洲的科普工作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突破,为提升非洲民众的科学素质、推动非洲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也将在全球科普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全球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共享,为构建更加科学、理性和进步的世界贡献科学力量。

科普界公众号二维码 科普界版权声明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