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界公众号二维码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原创 36 0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于2016年11月25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时间定在每年5月30日,旨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责任,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瞄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创新报国,引领发展。


以下为你简要介绍历年和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情况。

历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概况

2017年:活动主题是“精忠报国、敢为人先、拼搏奉献”。5月27日,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并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会上颁发了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此外,还发行了“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首日封等纪念邮品,举办了读书分享会、百场直播等活动。


2018年:活动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创新先锋,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再立新功”。活动期间,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动员各级科协组织,集中走访看望科技工作者,深入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与他们共同开展活动,送上节日问候。


2019年:主题是“礼赞共和国 追梦新时代”。5月7日,中国科协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统筹部署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系列活动,扎实推进科协系统“礼赞共和国、追梦新时代——科技志愿服务行动”。


2020年:主题为“科技为民、奋斗有我”。在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为庆祝节日,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科协改革进行时”推出“科技为民 奋斗有我”专栏。


2021年:主题是“众心向党、自立自强”。5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工作者献上节日祝福,增强其自豪感、获得感、认同感,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2年:主题是“创新争先、自立自强”。5月中旬至6月上旬,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系列活动,旨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与全国科技活动周联动,将5月打造为科技工作者的节日。活动包括组织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组织网络科普大V座谈、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发布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举办多场科学家主题展等。


2023年:主题为“点亮精神火炬”。活动由中国科协与科技部共同开展,采取大联合大协作方式,将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与全国科技活动周同部署同开展。在全国范围开展第二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遴选发布、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基层宣讲活动、“惠民兴县”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活动”、青年科普公开课《与大咖同行》、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发布、“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启动、科学与文化高端论坛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品牌活动,推出6集大型纪录片《大国脊梁》等一批优秀宣传产品。还首次在香港、澳门地区联动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相关活动;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启动“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工程师”主题宣传活动;举行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授牌仪式等。


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为主题,全国各地通过表彰先进、科普宣传、学术交流等活动致敬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联合多部门举办主场活动,发布年度科技人物榜单,展示重大科技成果。各地科协组织走进高校、企业开展座谈交流,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投身创新实践。同期开展“科技为民服务”专项行动,组织专家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活动强调坚持“四个面向”,凝聚科技力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情况

2025年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为“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中国科协聚焦弘扬科学家精神等核心内容,将举办1个主场活动,组织动员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基层组织开展特色活动,形成6大活动板块,营造全社会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爱护科技人才的浓厚氛围。


具体安排计划如下:

1.  主场活动:5月30日当天,中国科协将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主场活动致敬科技工作者,同时开展老科学家和一线科技工作者走访慰问活动,启动2025年中国科协党校“领航计划”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活动,预计有累计近4000名青年科技人才参与。主场活动将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馆一周年暨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15周年为契机,主体部分包括“回望·大海星辰”“传承·迎风破浪”“致敬·山河铭记”“未来·逐梦寰宇”四个篇章,通过“历史传承—当代使命—未来责任”的时间轴线与“实物—数字—想象”的空间维度,构建科学家精神的立体叙事。活动现场以“时间胶囊”为核心载体贯穿全场,每个环节展示一件珍贵藏品,由科学家本人或亲属、弟子等讲述藏品背后故事,部分藏品首次向公众展示,届时还将向科学家代表颁发捐赠入藏证书。


2.  弘扬科学家精神:将组织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系列活动,全国各地举行“科学大师宣传工程”专场演出,联合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纪录片《国家工程师》,中国科技馆策划推出“全国科学家馆校众创展演活动”,用丰富舞台形式讲好科学家故事、诠释科学家精神。


3.  群众性实践活动:计划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百场示范活动,计划组织近20个全国学会开展农技培训、科学教育、健康义诊等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中国建筑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全国学会共同发布首批6条“科学文化中国行”文旅线路。5月30日前后,组建60支左右“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助力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服务乡村振兴联合行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各级农技协工作超过30年的老科技工作者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4.  科技成果走近公众:拟开展“科创筑梦”联合行动,组织动员各地各级科普教育基地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报告、公众开放日、科学直播、主题研学等高质量科普活动,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发动2025年高校科普品牌示范工程——高校星火馆集中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提能拓展计划。举办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专场活动。开展贯彻落实“科普法”专题智库活动,为构建新时代高质量科普生态建言献策。


5.  网络宣传:推出“240H·时代的科学答卷”网络主题活动,以“科学家精神”为主线,自5月21日起至30日,计划连续240小时推出科学文化溯源、科研一线探访、地方科协全国学会联动等视频内容。开展科普中国说5·30专场活动,以科普直播形式展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智慧与奋斗精神。


6.  科协系统全动员:将广泛动员全国280余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500+实体科技馆,联动展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相关宣传活动,开展探馆联动直播活动。动员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及基层组织开展特色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形成多层级、广覆盖的主题活动矩阵。


活动特色分析

主题方面:历年主题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时代需求,从早期的强调爱国奉献、创新精神,到后来突出科技自立自强、科学家精神传承等,体现了中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和对科技工作者的期望和要求。


活动形式: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举办表彰大会、主题展览、科普宣传、志愿服务、文艺演出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既注重对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和关怀,也注重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家精神,扩大了节日的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


组织参与:由中国科协、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各级科协组织、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广泛参与,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科技工作者日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了科技工作者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


科普界公众号二维码 科普界版权声明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