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是共青团中央主办的全国性青年创新创业赛事,自2014年启动以来累计吸引超224万名青年参与,形成覆盖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创新生态,2025年4月18日正式启动了卫生健康行业专项赛。
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
卫生健康行业专项赛通知
大赛概况
主题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口号“奋进青春向党 青创健康中国”,旨在引导卫生健康青年投身健康中国战略,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联合主办,2025年4月至12月举办,覆盖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
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国家卫健委文明办、科技教育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
• 承办单位: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团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分赛道由上海、山东、湖北、广东、重庆等省市卫健委及北京协和医院、中医药青年创新中心承办。
• 协办单位:各地卫健委团委及相关医院团委,支持单位为中华医学会。
大赛类别
共设六大类别,每类聚焦特定领域:
1. 临床医学类(北京协和医院承办):诊疗新技术、疑难病症方案、多学科协作模式等。
2. 医药产品类(上海卫健委承办):药物、疫苗、医疗器械等创新研发。
3. 临床护理类(广东卫健委承办):护理用具、设备及管理模式创新。
4. 智慧医疗类(湖北卫健委承办):AI、远程医疗、大数据应用等。
5. 公共卫生及管理类(山东卫健委承办):疾病防控、卫生应急、医学教育等。
6. 中医药类(重庆卫健委承办):民族医药新技术、新方法等。
赛程安排
• 申报阶段(2025年4-5月):按类别申报,需通过单位推荐。
• 省级推荐(6-7月):各省及国家部委推荐优秀项目至分赛道。
• 分赛道决赛(8-10月):各类别评审出金银铜奖。
• 颁奖与展示(11-12月):举办颁奖典礼、培训及投融资对接活动。
申报要求
1. 推荐渠道:
◦ 国家卫健委直属单位每赛道限报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限报5项。
◦ 省级卫健委每赛道限报10项,举办省级赛事的可增报5项。
◦ 同一项目仅限单一渠道申报。
2. 申报主体:
◦ 个人或团队需来自卫生健康行业企事业单位、院校,年龄≤45岁(团队青年占比≥50%)。
◦ 企业可联合申报,需无不良信用记录。
3. 项目要求:
◦ 符合法律法规,无知识产权纠纷;遵守医学伦理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
赛事延伸阅读
赛事架构与特色
中国青年床青春大赛紧扣国家战略,设置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社会企业四大专项赛道,并鼓励地方结合产业特色增设细分赛道(如河北冰雪产业、江苏光子技术等)。项目按阶段分为创新组、初创组、成长组,评审强调技术突破性、商业可行性和社会价值,构建“赛事-孵化-融资”全链条服务生态,整合创投机构、产业园区等资源加速成果转化。
成果与社会影响
大赛层孵化出一批硬核技术项目:如“微纳光芯”芯片提升动态识别效率10倍,赋能无人驾驶;“耐高温金刚石钻”突破地质勘探技术瓶颈;乡村振兴领域项目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助力乡村经济。同时,社会企业赛道鼓励解决社会问题,如特殊儿童教育支持项目“彩虹桥梁”。区域层面,大赛成为地方引才引智、补链强链的重要抓手,如江苏围绕“1650”产业体系举办11场专项赛,福建连续三年获奖总数全国第一,凸显区域创新活力。
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成果显著,部分项目仍面临量产成本高、市场验证周期长等瓶颈,需加强中试平台和政策扶持。未来赛事将深化垂直领域布局(如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强化产业链协同,并优化跨区域资本对接机制,进一步释放青年创新动能。
总的来说,创青春大赛以赛促创、产创融合的模式,为青年提供实践国家战略的舞台,孵化技术突破与社会创新项目,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其经验为构建青年创新生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提供范本,未来需持续完善支持体系,激发更大潜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