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研究》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
基本信息
• 创刊时间:2006年。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国际标准刊号:1674-3662。
• 国内统一刊号:11-5410/N。
办刊宗旨与方针
• 宗旨:促进科普理论研究,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 方针:百家争鸣、求是创新。
栏目设置
• 研究论文:发表科学传播与普及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
• 圆桌论坛:围绕科普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 专题研究:如公民科学素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科普史等。
• 专稿:邀请知名学者撰写专题文章。
• 科普动态:报道国内外科普领域的最新动态。
特点与优势
• 专业性:是国内唯一的以科普理论和实践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刊物。
• 学术价值:选题新奇,报道广度和理论高度兼具,受到业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
• 实用性: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科学传播与普及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 审稿效率:审稿流程规范,编辑态度认真,审稿意见中肯,有助于提升文章质量。
影响力
• 学术影响力:作为国内科普研究领域的专业期刊,对推动科普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读者群体:主要面向科普工作者、科研人员、高校师生以及对科普研究感兴趣的读者。
投稿与审稿
• 投稿要求:注重文章的创新性和学术性,对稿件质量要求较高。
• 审稿周期:一般为1-3个月,具体时间取决于文章质量和审稿人的意见。
期刊。
订阅信息
定价:单期30.00元,全年6期共180.00元(双月刊,全年共6期)。
订阅方式:通过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为80-564。
适用人群:科普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党政相关部门及团体等。
《科普研究》杂志以其专业性和实用性,在科普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是科普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