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共同纲领》提出普及科学知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普及科学知识的任务,为新中国科普工作奠定了政策
2. 《科普法》颁布实施: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标志着科普工作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3. 新修订的《科普法》通过:2024年11月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获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为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健全的法治保障。

4. 中国科协成立:1958年9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成立,成为科普工作的主力军。
5. 科学大会提出大力做好科学普及工作:1978年3月18日,科学大会召开,开幕式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强调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
6. “天宫课堂”开讲: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航天员王亚平等人在太空进行科普授课,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7. 全国科普日活动:自2003年起,全国科普日活动每年举办,截至2022年已举办20届,累计组织各类科普活动57万项,辐射公众达32.7亿人次。
8. 全国科技活动周:自2001年起,全国科技活动周每年举办,累计辐射超过20亿人次,成为科普活动的重要品牌。
9.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并实现自动采样返回,这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

10. 中国科学家发现迄今最早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2024年1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团队在华北燕山地区16.3亿年前地层中发现迄今最早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将多细胞真核生物出现的时间提前了7000万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