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学科普学会各理事单位、专业委员会及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
为庆祝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展示我省护理工作者的美好职业形象,经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同意,决定举办第三届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护理科普短视频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卫生健康宣传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弘扬护理职业精神,激励护理人员创新科普形式,挖掘优质科普人才与作品,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巩固医学科普主阵地。
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
主办单位: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
承办单位:郑州市骨科医院参赛人员
全省护理专业人员(包括院校护生、规培护士等)个人或团队形式均可报名参赛。要求对健康科普工作有热情、有见解,有一定的健康科普技能水平和传播经验,善于运用独特新颖的健康科普传播方式方法。
作品要求
(一)展现方式
作品以视频形式展现,时长控制在30秒到3分钟之内,格式为MOV、MP4格式的1080p分辨率以上的高清影像。鼓励融合VR、AR技术展示健康场景,或采用动画交互形式进行展示。可包含图文解说、漫画、简笔画、动漫、公益广告、科普短片、剧情演绎、影视片段翻拍等形式。
(二)创作主题(每个作品限报一个主题)1.爱国卫生与健康生活方式(1)食品营养与合理膳食相关主题。如食物多样、均衡饮食、反浪费促健康、减油、增豆、加奶、食育、营养食谱与配餐、慢性病食养、使用公筷公勺、提倡分餐制、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防治等。(2)近视防控等眼健康相关主题。如近视定义、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培养健康用眼行为、日间户外活动、近视筛查、眼保健、环境与眼健康等。(3)心理健康相关主题。如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使用科学方法缓解压力、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发生、寻求专业帮助、关怀和理解精神障碍患者等。(4)爱国卫生与其他健康生活方式。如环境卫生治理、改厕适宜技术、病媒生物防制、科学消毒、公共场所及饮用水卫生等,三减三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合理用药、科学就医、安全与急救、无偿献血等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2.重点人群健康(1)老年人健康相关主题。如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医养结合、养生保健、体卫融合、老年常见病和慢性病防治、老年人跌倒等伤害预防、康复护理、生命教育等。(2)妇女健康相关主题。如青春期保健、婚前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孕产妇高危管理、产后保健、更年期保健、生殖保健与生育调节、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防治、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控等。(3)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主题。如出生缺陷防治、母乳喂养与科学育儿、儿童保健、儿童性发育与青春期保健、青少年健康管理、预防肥胖、防治龋齿、脊柱健康、预防过敏性疾病、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防范意外伤害等。
3.重大疾病防治(1)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相关主题。如心血管病高危患者筛查、危险因素干预、健康生活方式防治心血管病的方法和推广、心血管急危重症家庭急救常识、先心病的早期识别和家庭健康管理、心脏术后康复等。(2)癌症防治相关主题。如癌症病因预防、防癌筛查、康复等。(3)传染病防控相关主题。如各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防护措施、预防接种等。
4.中医药中医药科普相关主题。如中医药基本知识、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和方法、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预防和保健、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常识等。
5.智慧护理与健康管理护理领域新技术应用和健康管理新模式相关主题。如健康监测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健康评估、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远程医疗咨询、紧急响应服务的利用等。
(三)内容要求1.参赛内容积极向上,弘扬健康中国时代价值观,不得含有色情低俗、暴力血腥、违法违规等内容。2.作品内容涉及医疗机构、科室、医护人员、医事服务项目、服务言行、医疗器械等创作元素,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许可资质要求,不可夹杂药品、平台等商业宣传推广内容。3.护理人员着装等须规范。4.所有参赛作品须原创,作品创作时间须在2024年5月12日后的作品方可报名。5.出镜医事服务对象须征得同意并保护隐私,使用的网络素材,应提前获得版权许可后方可报送。6.请参赛选手自留备份,所有参赛作品概不退还。
参赛方式
(一)在线报名请各参赛选手于4月13日前扫描下方二维码上传作品及报名表(报名表见附件)。所有参赛资料必须提交完整,如因资料不详或不准确造成损失,由参赛者本人负责。
▲ 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在线报名
(二)网络展示请所有参赛选手将参赛作品同步上传抖音、快手、视频号三个平台,添加#第三届512护理科普短视频大赛标签并@健康河南 @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 进行发布。
视频平台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5月5日24点整。
比赛规则及时间安排
(一)报送阶段(2月24日—4月13日)采取单位推荐与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积极鼓励行业内知识面广、经验丰富、形象气质佳、表达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参赛。
(二)初评阶段(4月14—18日)根据作品的合规性、完整性及主题相关性按一定比例筛选作品进入复赛。
(三)复评阶段(4月21—25日)邀请护理专家、医学教育者、传媒人士等组成评审团进行评审,前100名晋级决赛。
(四)决赛阶段(5月6日前)综合网络数据与专家评审评选出奖项,具体颁奖典礼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奖项设置
(一)个人/团队奖项: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9个,优秀奖若干。
(二)特色奖项:本次大赛特别设置“最佳创新技术应用奖”、“最佳医学人文奖”、“优秀护理文化传播奖”各1个。
(三)组织奖项:“卓越组织奖”20家。
其他事项
凡进入复赛的百强选手,均享受由省医学科普学会提供的2025年全年科普内容创作赋能服务1次,包括但不限于科普图文、音视频等。优秀作品可获得参与申报省级、国家级科普奖项机会,并纳入学会科普资料库,优先获得全省科普基层行活动展播机会。获得组织奖的医疗机构将有资格申报“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科普基地”、“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理事单位”称号。
联系方式
省学会秘书处:
陈 蕾 18639195313
陈 傲 13653980272
参赛报名表下载
评论列表